提到中耳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中耳炎又分为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两者产生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怀疑自己患有中耳炎的朋友可以通过以下检查进行确诊。
1.鼓膜
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
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色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
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短突显比垩色,捶骨柄呈浮雕状。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
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2.拔瓶塞声
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3.听力检查
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正负不一,重者可达40dBHL左右。听力障碍显著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
4.CT扫描
早期检查: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中期检查: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辩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治疗中耳炎大概要花多少钱呢?点击咨询在线专家
晚期检查: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耳部)。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恢复期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慢性中耳炎要做的检查主要有:
(一)单纯型:乳突X线摄片常为硬化型,而无骨质缺损破坏。
(二)骨疡型: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伴有骨质缺损破坏。
(三)胆脂瘤型:乳突X线摄片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区,边缘多浓密、整齐。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鼓膜的检查结果可以评判一个人的耳部疾病,这项检查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进行,另外医师还可以通过听力检查来辅助诊断中耳炎。中耳炎患者一旦确诊就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产生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