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鼻窦炎
快速搜索

青少年后鼻孔息肉

2015年10月07日

青少年后鼻孔息肉极易明确诊断:

1.多见于青少年。近来也遇到一些成人病例。

2.症状以鼻塞为主,脓涕少。但由于息肉自一侧总鼻道脱垂至鼻咽部,常导致双侧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

青少年后鼻孔息肉

3.鼻内镜检查可见一侧中鼻道来源荔枝肉样新生物向后鼻孔脱垂至鼻咽部,自对侧后鼻孔亦可看到鼻咽部荔枝肉样新生物。

4.鼻窦CT显示患侧上颌窦、患侧中鼻道、鼻咽部充满软组织密度影。患侧上颌窦口扩大。

有条件的可以做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鼻内镜检查所见是明确诊断的最重要证据。

病理机制:

为何并非所有的上颌窦、蝶窦囊肿都会形成后鼻孔息肉,而仅有部分囊肿会胀大自窦腔内突出进入鼻道,且囊壁上皮如何转变为息肉样组织,目前并无人研究和报道。但是能明确的是青少年后鼻孔息肉主要来源于上颌窦囊肿,蝶窦囊肿次之,中鼻甲或鼻中隔粘膜再次之。

治疗原则

既然青少年后鼻孔息肉起源于鼻窦囊肿特别是上颌窦囊肿,那么手术就不能仅仅切除鼻道内、鼻咽部的息肉组织,必须将窦内囊肿彻底切除干净才能避免复发。囊肿未能彻底切除,复发是肯定的,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下面分别论述上颌窦、蝶窦囊肿来源的后鼻孔息肉手术技巧:

上颌窦囊肿来源的后鼻孔息肉:由于上颌窦呈不规则锥形,且窦腔较大,自然口位于其前内上角。因此自上颌窦自然口开放上颌窦并清除上颌窦内病变组织时,会产生较大的视野盲区,尤其是前外侧壁、前内下角、泪前隐窝、内壁前半部分等,有些区域手术器械更难以抵达切除病变组织。而下鼻道开窗可以很好的处理上述那些盲区。因此,为了达到彻底切除后鼻孔息肉的起源部位上颌窦囊肿,我改良了传统的下鼻道开窗术式:先在鼻底自后向前切开粘骨膜,骨膜下分离下鼻道外侧壁即上颌窦内侧壁鼻腔侧粘骨膜形成粘骨膜瓣然后咬除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形成直径1.5cm左右的窗口,即可直视下彻底切除上颌窦囊肿。然后将粘骨膜瓣复位缝合。只要切除彻底,该病无需复查,采取我这种手术方式也无从复查,因为窗口被封闭了。但是至今我经治的这类患者,还没有复发了回来找我的。

蝶窦囊肿来源的后鼻孔息肉:手术原则是相同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彻底切除囊肿。由于视神经、颈内动脉都途径蝶窦外上壁,因此手术风险极大。风险虽大,但是手术方式简单,尽可能扩大蝶窦自然口,直视下小心切除囊肿。

我之所以想出这种手术方式是因为大约在1998年左右我在门诊负责手术复查工作,有一位开封的10岁左右男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在我院手术2次,而在此之前已经在当地做了4次手术。他父母是抱着对同仁医院莫大的信任举债来我院为孩子做手术的。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在我院第二次手术后不到半年,又复发了。我在门诊用开筛钳夹住囊壁用力拽,把孩子的头从诊椅上提了起来,也未能清理干净囊肿。孩子痛的难以忍受。我只能告诉孩子父母需要再次住院手术。孩子父母伤心失望之极,放弃治疗了。自此以后我就留意该病,看了几篇国外文献,结合自己积累的病例,形成了自己的治疗方式,疗效令我自己很有成就感。意识到保持上颌窦内侧壁完整的重要性也是源于我的一位好朋友的烦恼。他早年在天津做了上颌窦根治术,上颌窦内侧壁开了很大的一个窗口,经常有粘液团遽然脱出进入鼻咽部引起呛咳。由此我考虑应该是上颌窦内侧壁缺损影响了上颌窦粘液毯的正常输送,使粘液聚集成团。所以我就自下鼻道做粘骨膜瓣来封闭开窗口保持上颌窦内侧壁完整。只要囊肿切除彻底,后鼻孔息肉是不会复发的,就无需保留这个有害于粘液输送的窗口用于复查了。这种方式也被我用于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