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外耳湿疹
快速搜索

中药治疗小儿外耳湿疹30例

2015年05月20日

中药治疗小儿外耳湿疹30例

外耳湿疹,不同于其他五官疾病,外耳湿疹有着与众不同的症状表现,您清楚中药治疗小儿外耳湿疹30例下面就一起来做详细了解。

一般资料

本组30 例均为门诊患儿,男18 例, 女12 例;年龄1 个月~ 2 岁,病程1~ 2 天。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渗出者19 例,皮肤干燥者11 例;部分患儿既往曾外用激素类药膏及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基础方:苦参50g,黄连20g,马齿苋20g,蛇床子20g, 白鲜皮30g,地肤子20g, 蒲公英30g。皮肤糜烂、黄水淋漓渗出多者加防风15g, 枯矾20g 水煎外洗,然后外用青黛散调敷以清热除湿;干燥明显者,加用菊花60g,玉竹50g,白及20g,改蒲公英为60g, 水煎,待药液微温外洗患部并湿敷。有脓痂者,外洗后,再用双黄连注射液湿敷创面。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 皮损及瘙痒消失; 好转:皮损及瘙痒明显改善, 无新皮疹出现;无效;用药后皮损无明显改善。本组30 例患儿中痊愈21 例,好转8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达96. 7%。其中最短者用药2 天即治愈。

体会

中医将本病称为“旋耳疮”,又称“月蚀疮”,因其皮损常旋绕耳部发生故名。如病损扩散蔓延至头、颈、面等处,则称之为“黄水疮”。本病多发于2岁以内婴儿,其致病原因复杂,中医认为多由内有胎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两者蕴阻肌肤而发病。西医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营养失调、消化不良、肠寄生虫、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等有关。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祛风止痒为主。本组所用外洗方中苦参、黄连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泻火解毒;马齿苋清热解毒;蛇床子祛风燥湿,善治湿疮;白鲜皮清热解毒、除湿止痒;地肤子清利湿热而止痒;蒲公英清热解毒,以泻火热。婴儿皮肤角质层薄,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外洗收效甚佳。中药外洗毒副作用小,患儿易于接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以上就是外耳湿疹专家向您针对外耳湿疹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对我们的外耳湿疹患者有帮助,同时针对外耳湿疹多加留意。俗话说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外耳湿疹专家建议外耳湿疹患者还是及时前往专业的五官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对症治疗外耳湿疹,同时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