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为一常见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鼻息肉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可发于一侧,亦可两侧均患之,多数患者为多发性及双侧性。
鼻息肉的形状虽像肿瘤,但并非真性肿瘤。其发生主要与炎症刺激有关,特别是变态反应的炎性刺激,最常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在变态反应的刺激下,鼻腔和鼻窦黏膜发生极度充血和水肿,使组织间隙扩张而发生息肉。
早期经适当治疗,水肿可消退,鼻息肉亦可完全消失。若治疗不当,黏膜发生极度充血和水肿,鼻腔内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呈灰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犹如新鲜荔枝肉状或形成半透明葡萄状物。触诊时觉柔软,可移动,不易出血,病人不感觉疼痛。
单独的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有长蒂通过窦口坠入后鼻孔或鼻咽腔,成为后鼻孔息肉。息肉来自鼻腔和鼻窦的黏膜称为水肿型息肉;血管丰富、易出血的息肉为出血型息肉;长期受刺激或并发感染,继而纤维组织增殖肥厚称为纤维型息肉。鼻息肉好发生在中鼻道及筛窦,因为此处黏膜结构比较疏松,少数由其他处长出,如中鼻甲下缘、下鼻甲后端、上颌窦等。